在现代歌剧和管弦乐队中,管状的钟被安排成交响乐的编钟。它们是为管弦乐队设计的,是一种方便携带、日常使用的乐器,最初的设计尽量与教堂钟相似。然而,这个目标从未实现。

这种乐器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亚洲。4000多年前,中国人就开始使用不同大小的合奏钟。最近,65个不同大小的青铜钟出现在中国河北省一个2400年历史的沟渠中。

钟声通过地中海传入南欧。小型设计,tintinnabulum例如,在古罗马浴场中,它主要被用作发信号的方法。据说,大约在公元前400年,诺拉的波利努斯主教批准了第一个可以敲响的更大规模的钟。后来,在9世纪,半球形的“球茎形”铃铛很常见。最流行的是11世纪的“beehive”和12世纪的“sugar-loaf”。经过许多发展,贝尔融资的艺术最终在13世纪达到成熟,随着“哥特”戒指的发明。

最大的钟重达20多吨,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铸造的。“沙皇钟”重198吨,高6.14米,是迄今为止铸造的最大的钟。

我们现在所知的管状钟于1860年至1870年间首次出现在巴黎。英国人约翰·哈林顿(John Harrington)申请了青铜制造的专利。

1886年,亚瑟·沙利文可能是第一个为管弦乐编曲的作曲家。在20世纪早期,它们也被纳入剧院风琴,作为一种产生效果的手段。

管钟的构造与设计

管状钟坐落在大约180厘米高的地方。支架由一个轮式平台、一个框架和两个悬挂轨道组成。在键盘的方式下,彩色调谐管放在两排,两根悬挂的栏杆支撑着它们。后排对应着钢琴的黑键。它比前排高约20厘米,这样音乐家就可以很舒服地接触到管子。

在支架的底部,有一个阻尼踏板,通过连杆与阻尼系统相连。操作减震器踏板同时影响所有管子。踏板的工作原理与钢琴相同:踩下踏板可以让音符产生共鸣,松开踏板则抑制音符。

根据音域的不同,一组交响乐编曲由18管(1½八度:C4-F5)或25管(2八度:F3-F5)组成。管子的频率与它们的长度成反比。例如,一根长70.7厘米的管子的基频大约是一根长50厘米、同样厚度的管子的一半。